由於網友 Jacob 提到家庭親友中的反同狀況,讓我想介紹一下這部電視電影。美國的『Lifetime』電視頻道將在這星期六東岸時間9PM,中部時間8PM,首播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視電影,由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 主演的『Prayers for Bobby』。劇中的 Bobby 指的是跟家人一起住在舊金山南方郊區的 Bobby Griffith 巴比葛利芬,而這劇情則是圍繞在他,以及他媽媽 Mary Griffith身上。


Bobby Griffith.jpg

 Bobby 19歲的時候



少年 Bobby 長的很帥。五官立體、端正,由於喜歡舉重,身材也不錯。他喜歡老電影,尤其喜歡他的偶像Marilyn Monroe 瑪麗蓮夢露 主演的「The Seven Years Itch / 七年之癢」。Bobby 喜歡吃義大利菜,並且活潑外向。

但是少年Bobby心中卻有個不敢為人知,尤其不敢讓他媽媽知道的秘密。他在日記當中這樣寫道:「Gay是惡人,而上帝懲罰惡人下地獄。我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對上帝也沒有。有時候我覺得想要從這個世界上消失。」「Gays are bad, and God sends bad people to Hell.... I guess I'm no good to anyone, not even God. Sometimes I feel like disappearing from the face of this earth」

Bobby 的媽媽 Mary Griffith 來自很虔誠的基督教家庭,本身是個很虔誠的基督教徒,並且要求她的四個兒子都信基督教,要上教會做禮拜,要讀聖經,全家人都過著所謂的『Christian Life / 基督生活』。不過她丈夫 Bob 包柏 反而不那麼信基督教,她卻也管不了他。

教會當中的牧師常常在講道時,一再傳達『同性戀是神憎惡之事』、『同性戀是病態、變態,並且要受永恆詛咒』的觀念給台下的男女老少信徒。媽媽 Mary Griffith 記得,Bobby 在 14歲的時候,帶一個女同學回家玩,可能因為天氣冷,媽媽借了一件外套給那個女生穿。後來媽媽發現那個女生曾經有過一次女同志關係,她感覺噁心到無法再穿那件外套。她還跟 Bobby 說:「You can't love God and be gay / 你不能同時愛上帝又當 Gay」。

那件事之後不久,Bobby 告訴他哥哥他是 gay,而他哥後來跟他媽說了。當天晚上,全家人召開家庭會議直到凌晨4點,夾雜著交談跟哭泣。全家人一致同意,Bobby 是個「罪人」,而他必須尋求基督的教誨,來”治療”他的同性戀。媽媽 Mary 告訴 Bobby,他必須向上帝悔改,不然上帝會「damn him to hell and eternal punishment / 譴他下地獄並且承受永恆的懲罰」。媽媽還說,她對上帝有信心,只要 Bobby 全心事奉主,好好的讀聖經,上帝必能拯救 Bobby。

媽媽帶 Bobby 去教會尋求幫忙,當然教會牧師跟教會人士也是一樣的要他懺悔、悔改、講些「上帝必能改變你、拯救你」之類的東西。Bobby 也很努力的去信教,但是越是誠信,他就越憂鬱。Bobby 試著成為”更加虔誠基督徒”的同時,他媽媽也開始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叫你衣服不要這樣穿,這樣穿像女生」、「你動作不要那麼像女生」等等,只要 Bobby 表現的不夠有男子氣概,媽媽就會說他一定祈禱不夠、一定對上帝不夠有信心,然後再三強調當 gay 會被上帝懲罰下地獄。
Bobby 也一直認定是自己的問題,認為是自己信仰不夠虔誠。 

當 Bobby 20歲的時候,他搬離開家到 Oregon 奧瑞崗州的 Portland 波特蘭市,去跟一個表姊住,並在一個養老院裡面當看護。同時他依舊「遵循著上帝的道路」,不斷的要改變自己,但卻沒有辦法。他的日記這樣寫道:「 我完全沒用。你怎麼說我都沒關係。我是邪惡並且罪惡的。我是爛人。 / I'm completely worthless as far as I'm concerned. What do you say to that? I don't care. I am evil and wicked. I am dirt.」

然後在 1983 年的 8月,當年24歲的 Bobby 跟表姊共進晚餐,然後說他要進城去跳舞,就坐公車出門了。第二天早上,有兩個人開車經過一個高架橋的時候,看到 Bobby 走在護欄上面,等下面的車過來,然後轉身,跳下去。

他摔在一輛18輪大卡車的前面,死的很慘。

Bobby 的屍體被運回家。當在教會舉行葬禮的時候,牧師對現場的人宣告,Bobby 是 gay,而他今天會死的這麼慘,就是因為他是罪人,這是上帝的懲罰。

聽到這樣的話,悲痛的媽媽 Mary 之後便離開了那間教會。經過痛定思痛,並且參考了許多非宗教性(secular)的資源協助,Mary Griffith 成為一個鼓吹同志權益的人,並且加入了 PFLAG (Parents, Family and Friends of Lesbians and Gays) 同志家長聯盟。現在 Griffith 全家都是同志權益的鼓吹者。

但一切都太遲了,人都死了。如果不是聖經白紙黑字記載同性戀是邪惡的,如果不是教會牧師不斷的宣導同性戀是邪惡的,如果不是媽媽自己不斷強調同性戀是邪惡的,並且不斷要求 Bobby 「相信耶穌,相信上帝,悔改必能治癒你」,Bobby 也不會去自殺。

在生前,Bobby 曾經交過一個男朋友 David,但因為他一直無法拋棄他的基督教信仰,兩個人的關係一直無法健康的進展,而他也一直處在憂鬱之中。

 

Griffth Family Then.jpg
Photo 2 當年的全家人。中間的是 Bobby ,他左邊是哥哥 Ed。

 


Griffith Family Now.jpg
Photo 3 現在的全家人左上角是哥哥,右下角是爸爸。沒有 Bobby




事情已經過去20年,可惜的是教會的勢力居然比以前更大。要”治癒”同性戀的教會不只在美國四處林立,還散播到美國之外。去年台灣的基督教會才資助一部關於「改信基督教的女同性戀者被上帝治癒、沒有向上帝悔改的女同性戀下場悽慘」的電影,叫做『我看見獸』。

有人說基督教勢力並不大,錯,是越來越大,並且越來越廣、越來越全球化並且組織化。

 

 

Prayers for Bobby Book.jpg


Bobby 的故事之後被前華盛頓郵報記者 Leroy Aarons 寫成書『Prayers for Bobby: A Mother's Coming to Terms with the Suicide of Her Gay Son』『給 Bobby 的祈禱:一名母親對同志兒子的自殺的調適』。這本書現在被改編成電視電影『Prayers for Bobby』,將在這個星期六,1月26日晚上,美東時間晚上9點,美國中部時間晚上八點播出。這是官方網站:
『Lifetime Channel:Prayers for Bobby』

 

Prayers for Bobby TV.jpg 



 
預告片

 

劇中有一段媽媽 Mary 最後走在同志大遊行當中的戲,有人在拍攝現場錄下了片段。



在製作這部電視電影的同時,「Lifetime」也對現實生活中的媽媽 Mary Griffith 做了訪談。其中一段問答是這樣的:

Do you think Bobby's story would have been different if he'd come out in today's time?
問:你認為如果 Bobby 在今天出櫃,事情會不會不同?

No, unfortunately. My mind-set was completely tied up in the word of the gospel, and I couldn't hear anything differently. It wouldn't have made a difference whether this happened yesterday or several years ago. I couldn't hear anything else.
答:很不幸的,不會不同。我當時的心態完全鎖死在基督教福音的字句當中,我無法聽到其他的聲音。就算他是昨天才出櫃,或是幾年前才出櫃,情況也不會不同。我聽不到其他聲音



 
劇中主要演員們討論 Bobby的悲劇



Bobby 的故事,也讓我想到自己的成長經歷。我是在大學時才發現自己是 gay,而從那之後,我就有意無意的,跟家人保持距離。潛意識當中一方面是不想家人發現,一方面是害怕我會「傷害到家人」。大三交了第一個男朋友,當兵時交了第二個,家人都不知道。直到有一個喜歡我的人不斷的寫情書到我家裡,才不小心被我媽發現。

我媽之後自己咀嚼了一陣子,然後打電話給我最好的女生朋友確認,我朋友居然大方的幫我承認了。我媽還不確定,又叫我妹來問我。當時兩個人好像要去看電影,我妹就在車上直接問了,我想了幾秒,也承認了。

幸好我媽不信基督教,所以我沒有受到 Bobby 那樣的悽慘待遇,要被送去教會悔改,還要祈禱”被上帝治癒”。我媽是有先難過一陣子,然後接受,但是擔心我會亂來得病(因為受到台灣媒體指報同志負面新聞的影響)。我跟她說,你不相信你兒子嗎?

然後她看過我出國前的那位原住民男朋友幾次;雖然沒有明講,但她知道倆人關係。一次我們正在房間裡恩愛繾綣,有工人要來修我房間廁所的水管,我媽還很機伶打我電話上來:「工人來了,我們要上樓囉」,讓我們有機會先”整理”一下。現在的男友 Jack 去年到台灣玩的時候,我媽還在家裡招待喜歡吃熱帶水果的他,吃台灣的水果大餐。

Bobby 的故事也讓我想到 Jack 提到過向他媽出櫃的狀況。我曾說過,Jack 的父親是牧師,而美國黑人都很信基督教,黑人基督教會又非常的恐同。Jack 當年其實也是活在心理陰影底下(幸好沒得憂鬱症),一直不去想自己的性向,把所有的心思拿來唸書,從13歲就知道自己是 gay,卻一路從中學、大學、法學院、考律師,都沒有交過男朋友。他是在牧師父親過世之後一年,才敢向他媽媽出櫃的。

Jack 的媽媽,很巧的也叫做 Mary,但跟上面的媽媽 Mary Griffith 卻大不相同。雖然身為牧師娘,但 Mary(我婆婆啦)卻不是那麼信教,甚至當 Jack 的爸爸還在世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習打坐跟佛教;不知道 Jack 爸要怎麼跟他教會裡的信徒怎麼解釋,為什麼牧師娘對”異教”有興趣。現在的她,不但拜一位尼姑為師,並且還每年都會捐錢給美國的慈濟功德會。

Jack 回憶當他跟他媽說:「媽,我是 gay」的時候,他媽很自然的說:「喔,我早就知道了。」就這樣。現在他媽逢年過節都會寄卡片跟 gift card 給我。

對於同志來講,要對父母親出櫃已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若父母親信仰的是有白紙黑字載明恨同性戀的宗教,則不但是更加、更加、更加的困難,更可能就造成如 Bobby 那樣的悲劇。

而 Bobby 的人生,也讓我們看到,教會勢力除了在公共場合尋求政治、司法、教育、文化的打壓同志之外,當教會魔掌伸入家庭之內,後果就是衝突與悲劇。跟女友居住在加拿大的女同志網友 Jacob 曾經分享過,她面對家庭當中親朋好友的宗教勢力時的辛苦與辛酸,請看這篇文章:
『十面埋伏』。我有一個美國朋友 Steve,家中也是虔誠的基督家庭,他在對家裡出櫃之後,因為被沈重的宗教與家人壓得抬不起頭來,超級沒自信 ,一直有很嚴重的駝背。他的故事請看這篇文章:『純情史帝夫』。


除了在星期六晚上首映,這部『Prayers for Bobby』也會在隔天,1月25日星期天晚上的美國時間晚上8點,以及1月27日星期二美東時間晚9點,中部時間晚8點,各重播一次。之後應該也會出DVD。Mary Griffith 本人也在這部電視電影當中客串一角。



 
劇中演員訪談演出的感受



不過,當我上亞馬遜網路書店 Amazon.com 找尋這本『Prayers for Bobby: A Mother's Coming to Terms with the Suicide of Her Gay Son』『給 Bobby 的祈禱:一名母親因應同志兒子的自殺』的時候,卻有點難過。

原本以為事隔多年,今日情況應該要好轉,然而看到讀者評論的地方,除了有支持同志者、有感同身受者、有同志的家長們,當然也有同志本身的留言,卻也有教會人士上來傳教跟罵人。

首先就是那些戴著和藹假面具的教徒,說「上帝愛每個人,每個人都是罪人,上帝也愛罪人」,呼籲同志們參加『Exodus International / 走出埃及』這個認定只要靠改信基督教就可以改變同性戀的組織,好好的愛耶穌並且悔改,就可以“得救“。Bobby 就是教會在那邊叫他悔改,改到去跳高架橋、被卡車輾死自殺的,現在你們還在那邊『神愛世人,快來懺悔』?


更甚者,還有下面這篇留言:

A dangerous book that distorts biblical truths
By A Customer
The suicide that formed the basis for this book is a tragedy, as is any death that could have been avoided. A mother's torment over the loss of her son is also a tragedy. But the biggest tragedy presented in these pages is the blatant attempt to distort biblical truths to try and make things right that went terribly wrong. I realize, of course, that the biblical stance against homosexuality is not a popular one. But it presented very clearly in the pages of the bible and this book attempts to take that stance and twist it based on rationalizations that have no foundation in God's word. I have no idea where Bobby is right now; it is not up to me to make that judgement. But I do know that God offers us forgiveness if we earnestly seek it, and if we are willing to let Him take over our lives and cleanse us of wrongdoing. But to continuously defy Him and reject that forgiveness because we selfishly insist on defining our own rules is the spiritual equivalent of sticking our tongue out at our parents and putting our hand on the hot stove despite their warnings. Unfortunately, that is precisely the path this book encourages us to take.

一本曲解聖經事實的危險的書
在這本書當中的那起自殺事件是個悲劇,就跟任何一起死亡一樣是可以被避免的。一個母親遭受喪失兒子的折磨也是個悲劇。但在這本書的字句當中彰顯出最大的悲劇是,明顯的試圖以曲解聖經事實來為完全錯誤的事情自圓其說。當然我了解聖經當中關於同性戀的立場並非很受歡迎。但在聖經的字句當中已經有很清楚的闡述,而這本書卻試圖以一種完全沒有根據上帝話語的方式,去曲解這立場。我不知道 Bobby 現在是在天堂還是地獄,這並非由我做主。但我知道只要我們熱切的尋求,讓上帝(耶穌)完全掌控我們的人生,並且洗清我們的錯誤行為,上帝就會原諒我們。但是持續的反抗他並且拒絕原諒,因為我們的自私而堅持自己的規則,在精神上就像是不顧我們的父母親警告不要把手伸到熱火爐當中,我們卻對他們吐舌頭並且把手伸進去。很不幸的,這就是這本書鼓勵我們去做的。



令人遺憾的,上述基督徒關於聖經與同性戀的留言,在聖經上是完全正確的。而從他的留言看來,他還算是溫和派的基督徒了。

從 Bobby Griffth 到
Matthew Shepard,到 Gary Matson 與 Winfeld Mowder,到 Satender Singh,再到只有14歲的 Lawrence King (點他們的名字看他們的故事),這些一樁樁的悲劇,同志們、同志父母們以及支持同志的人們,我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只期望基督/天主/摩門教會不要再繼續主動的、堅持的、強力的,扮演路上的絆腳石,讓路能夠好走,或至少,能夠走的通。

各位朋友若有向父母出櫃的經驗,願意的話,也歡迎提出來分享,謝謝。



 
真正的 Mary Griffith 現身說法




 
Mary 媽媽懷念 Bobb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centdear 的頭像
    vincentdear

    The Prince Diary 王子日記

    vincentd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