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電影,我看了兩次,兩次都像身處一座偌大迷宮當中,任微風徐徐拂面、輕揚風衣尾角,優雅且暢快的找尋出口。這部片集合了許多帥哥,而這些帥哥都演技一流;他們對於觀眾調情不綴、前戲做足,細細溫溫地無預警在你身上這裏愛撫一下,那裏輕咬一口,惹得人慾火焚身,卻無從解套;許多細節隱隱約約,你只知道很爽,卻分不清倒底是哪個部位被碰觸了,直至匯聚到最終高潮。而即使在狂野衝刺時,同樣帶著斯文笑容,揪住你的人,也揪住你的心。
我很詫異,為什麼這部「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居然沒有入圍金球奬,Gary Oldman 蓋瑞歐德曼 演的超級棒,其他配角如 Colin Firth 科林費斯、Mark Strong、John Hurt、Toby Jones 等人都是戲精,而飾演年少輕狂小間諜的 Tom Hardy 更是超性感。不知道會出現如何的中文翻譯,會不會是「諜影迷蹤」這種很老派,但其實又很符合劇情年代的片名。這部電影改編自英國著名諜報小說家、曾經在英國情報界工作過的 John Le Carré 出版於 1974 年的同名作品,故事主要大綱是冷戰時期,英國秘密情報局『MI6 軍情六處』的主要管理階層當中,有一名蘇聯的間諜,潛伏以久,軍情六處的頭子懷疑他所有的手下,將幾個主要人物以一首英國童謠「Tinker Tailor」當中的角色編上代號,Tinker 修五金匠、Tailor 裁縫師、Soldier 軍人等等一路下去。整本書就是在尋找,這所有的代號當中,哪一位才是「Spy」。
不過文森今天並不是要帶大家來找 Spy,而是要來找 Gay。
因為這其實不是很大的雷,所以我就爆了。電影當中有一位協助找尋內奸的金髮帥哥,名喚 Peter Guilliam。這個角色是由目前正在 BBC 電視當中扮演現代福爾摩斯的 Benedict Cumberbatch 飾演。演福爾摩斯時以狂野的方式詮釋,但在這部電影當中,卻是壓抑、再壓抑的個性。電影當中他穿著西裝,挺出結實的好身材,心機鬥智,但也有他帥氣揍人的場景。溫文儒雅和勇猛幹練,在他身上完美融合。
追查內奸到一半,原本在局中不起眼的他,忽然成為上司注意的對象,這表示那名內奸可能已經注意到他,甚至可能反過來陷害他。這時帶著他一路調查的老長官語重心長地告誡他:「過了今晚,你將成為被調查的對象。如果你有什麼需要處理掉的,趕快去處理處理。」
然後我們只看到畫面上,Peter 深深沈思。之後他回家,開門,一個看上去大他好幾歲的男人坐在餐桌前寫東西(看上去像在改作業)。我原本以為是 Peter 的父親,所以他回家只好要叫他父親趕快逃到鄉下去之類的,因為下一幕就是那個男的在收拾行李。但再下一幕,就是 Peter 坐著,那男人提著行李,將鑰匙丟在桌上,抑鬱憤怒地說:「你如果有別人,大可坦白講,我是成年人,我可以承受。」
那男人轉身走了之後,Peter 一個人空洞地望著前方,忽然間,無聲的、壓制的、發抖地,不可抑止地痛哭流涕。
這時我才發現,原來這個受到局內女同事青睞的結實斯文帥哥,是 Gay。
根據導演Tomas Alfredson 解釋,小說原著 Peter 其實是有結婚的,但他認為這樣的更改,更可以顯出情報界當中,爾虞我詐、提心吊膽的內心壓力。同志加情報員的雙重身份,很苦。
一段 Peter 以為被矇騙,憤而揍人的戲。這不是一般電影當中看得到的同志角色詮釋法。
紐約時報上「 導演講解一段 Peter 進到情報局當中偷機密文件的片段 」
前 MSNBC 主播 Keith Olberman 的講評。他將1979年的電視劇版跟這個新版綜合講評。
看完兩次這部「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之後,我也瘋狂愛上 Peter 在電影當中穿著那件風衣。當他釦起來的時候很帥,但打開之時,束腰的衣帶掛垂在他濃纖合度的身體兩側,真是太有型!後來我拼命去找,不過美國的風衣都做得又長又寬大又醜,沒有那種又優雅又挺的;最後好不容易在 H&M 找到一件類似的。
這位瑞典導演 Tomas Alfredson 的前一部電影,我也很愛,也是小說改編的「Let The Right One In」。電影跟小說各有千秋,不過我私心偏愛小說;故事情節涉及兒童間純純之愛、亙古不死的吸血鬼、戀童癖、校園霸凌、警匪推理等等等等。
不過這部「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當中,除了 Peter 之外,還有另一個同志角色 – 這是我看了第二次之後,才恍然大悟的;而這個角色是小說當中原本就有隱喻是 gay 的。但我在此不公佈,請大家自行進戲院好好品味這部電影,思索當中每一個可能的暗示(其實超明顯的),在尋找「Spy」的同時,也要尋找「Gay」。
Tinker、Tailor、Soldier、Gay
Benedict Cumberbatch(左)扮演的電視版福爾摩斯
留言列表